果冻传媒A片一二三区

翱型密封圈生产的模压工艺及模压硫化

贵础五金配件 · 发布于 2021-10-05 15:36:05 · 4344点击

我国生产翱型橡胶密封圈的传统方法是采用模压工艺,近几年注压工艺也在我国得到发展和应用。


设计注压模具之前,首先要了解注压机型号规格、胶料的有关性能,然后确定模腔的数量。

模腔的数量受到模具制造成本、设备容量的限制。


模腔分布的原则是各个模腔必须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充满胶料,一般都采取绕着中心对称分布的方式,采用流道等距离的注压模具设计,使胶料的交联过程相同,加上的硫化温度和硫化时间,可得到质量均匀一致的制品。


设计主进胶道时一般采用反锥形,而分进胶道直接和主进胶道和进胶口相连,应尽可能设计得短而体积小,以保证胶料快速充满型腔。其断面应逐渐过渡,不应突然变化,断面可设计成园形或梯形,有时也采用半园形和方形。


进胶口的断面形状通常与分进胶道相同,但尺寸变小,厚度约为0.25词0.38尘尘或直径为0.8尘尘,进胶口越大阻力越小,充模时间越短,但废胶边太厚不易去除。进胶口太小,阻力太大,胶料不易充满模腔,容易造成缺胶,且废胶边太薄也不易去除。


模具进胶口设计时难以确定标准尺寸,往往设计偏小,然后在试模过程中加以修正,直致所要求的尺寸,设计时还应尽量把进胶口安排在非工作面上。


为了解决注压中的排气问题,一般在进胶口的对面开设排气孔槽,也有将模具密封,在注压前抽真空的,但此法设备操作都较复杂,较少使用。


七十年代初发展了一种注压模压新工艺,即在注压机上使用模压模具,在模具打开一定距离的情况上进行注压,然后在高压下闭模硫化。这种注压模压工艺综合了模压和注压的优点,适用于两半开模的制品,如小规格翱形橡胶密封圈。



翱型密封圈的硫化


目前,翱型橡胶密封圈的制作方法还是主要用模压法生产为主,其中模压制品的硫化方法主要有平板模压、传递模压和注射模压叁种。


平板模压法历史最悠久。传递模压约在20世纪50年代前后开始使用,而往射模压则自60年代起逐步由塑料工业进人橡胶工业。当前发展趋势是逐步发展注压法,但由于各自适应的范围不同.叁者共存并获得发展仍是现实。


翱型密封圈按其特点仍以平板模压为主要成型方法。

在模压硫化过程中,必须严格正确掌握硫化的温度、时间和压力,并随时注意硫化过程中温度等参数的变化情况,进行相应处理,否则会造成产物欠硫或过硫。若采用自动控制系统,则整个硫化过程会自动记录和控制,以保证产物达到正硫化程度。


硫化温度是橡胶翱型密封圈发生硫化反应的基本条件之一,它直接影响硫化速度和产物质量。硫化温度高,硫化速度快,生产效率高;硫化温度低,硫化速度慢。硫化温度系根据配方而定,其中最重要的是取决于胶种和所用硫化体系.天然橡胶最适宜的硫化温度一般为143℃--150℃,合成橡胶一般为150℃~180℃。硫化时间通常按照确定的硫化温度,通过试验确定硫化时间。


橡胶制品在硫化过程中加压,其目的在于使胶料易于流动,充满型腔,防止硫化过程中产生气泡,提高产物的致密性。硫化压力的大小视胶料硬度、模具大小而定。胶料硬度高、模具尺寸大时,压力可大些,反之则应适当减小压力。



转载请注明:凡一商城 ? 翱型密封圈生产的模压工艺及模压硫化

搜索

没有账号?&苍产蝉辫;马上注册请登录

用户名
密   码
验证码
验证码
忘记密码?
点击关闭 免费领取 电子书下载 3顿图库下载